幸运人28论坛

标题: 美域菩缇蜜,一个关于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济困扶危    时间: 2020-9-4 09:55
标题: 美域菩缇蜜,一个关于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
  关于佛教,其历史非常之悠久,从古至今已有数千年,在佛教汉化之后,我们的国家形成了佛、儒、道文化三足鼎立的局面,融合传承,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,例如我们常讲的缘分就是佛家的思想。而在提到佛教文化当中,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和一棵树,就是被称为如来佛祖的释迦牟尼和被称为佛教圣树的菩提树。

  释迦牟尼,出生于尼泊尔,但大多数记载都说是印度人,大约活跃于公元前560年左右,一个改写人类历史的人物,是佛教的创立者, 其成长于富裕的环境,娶妻生子后,29岁时出家,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。余生的岁月,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,向各阶层说法教化,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,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,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,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。关于释迦牟尼的故事和传说也是非常多,也非常有趣。

  对于释迦牟尼的名字而言,并不是他的本名,是后人对他的尊称,意义是“释迦族圣者”。“释迦”是他所属部落的名字,有“能”、“勇”之意;“牟尼”是当时对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称谓,译作“文”、“寂静”等,是圣者之德,“释迦牟尼”汉译又作“能仁寂默”。一般也称为“释尊”或“佛陀”。

  释迦牟尼的思想可以用诸法无我、诸行无常、诸行是苦、涅槃寂静、以戒为归这五点来总结,其意思就是一切事物都是暂定的,一切事物都会破坏逝去、如过眼云烟,一切世俗的追求作为行为皆是虚幻不真实的,追求、执着、爱欲等欲望导致的贪嗔痴等行为只会带来痛苦,幸福短暂而虚幻,只有放下七情六欲,放下执念,才能达到无烦恼痛苦忧愁的觉悟涅槃的境界。

  而关于佛家的圣树菩提树传说,也与释迦牟尼有着直接的牵连,相传在释迦牟尼佛29岁时,他见到人世间的生、老、病、死等诸多烦恼,于是决定舍弃王位,出家寻求解脱之道。经过数年苦修,最终在他35岁时,于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,从此开始游化恒河两岸,度化无量众生。菩提树也成为身心之本性明净纯洁、智慧觉悟的象征,提醒着佛家子弟时时注意修身的功夫,摒除各种尘俗贪欲杂念,使心性永远保持洁亮光明。在不少的古刹里面依然能够见到非常古老的菩提树,一方面是表达的佛祖的尊敬,另一方面也是参禅者对修为的一种愿望。

  世人皆有佛性,就像佛家常说的菩提即是烦恼,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棵菩提树,有些人因矢志坚守而最终获得成功,有些人因临阵逃避而惨败告终。一棵菩提树,两种人生观。芸芸众生中,我们需要寻找的正是这样一棵菩提树,只要值得期待,无论多远多难,我们都应坚持下去。






欢迎光临 幸运人28论坛 (http://www.yya28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